※ 您的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成果
南开大学杜亚平Adv Mater:高熵稀土氧化物锚定可调铜纳米烟囱:用于自串联碳-碳偶联催化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文 ---


研究背景

在利用可再生电力进行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以生产多碳(C2+)产品方面,铜(Cu)基材料因其Cuδ+0 < δ < 1)物种有助于适度吸附*CO中间体,成为有前景的碳-碳键(CC)偶联催化剂。然而,它们在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方面仍面临挑战。高熵结构因其元素间的协同相互作用和结构耐久性而备受关注,尤其是稀土(RE)元素,它们的特殊4f电子构型能够调节活性位点与中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定制的合成方案,制备二维超薄高熵稀土氧化物(HE-REOs),以锚定具有可调氧化态的Cuδ+纳米结构,构建高效的CO2RR自串联催化体系。

研究内容

研究团队通过精心设计的湿化学合成方案,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丰富晶格畸变和氧空位的二维超薄高

熵稀土氧化物(HE-REOs),并将其作为载体锚定Cuδ+纳米结构。通过合理调控成分和界面,实现了高效暴露的协同多活性位点驱动快速*CO溢流,以及多个稳定的Cuδ+“烟囱”促进级联*CO偶联。实验结果显示,最优的CeZrZnAgPbO-Cu0.44+自串联催化剂在H型池中于-0.9 V(相对于可逆氢电极RHE)的低电位下,实现了C2+气态产物的高法拉第效率(FE51.7%,在0.5 m KHCO3电解液中表现出优异的C2+气态产物选择性,超越了大多数已报道的先进催化剂。具体而言,在0.5 m KHCO3电解液中,当施加电位为-0.9 Vvs RHE)时,CeZrZnAgPbO-Cu0.44+催化剂的C2+法拉第效率(FE)高达51.7%,且在-0.9 V下,其C2H4的部分电流密度达到41.5 mA cm−2,远高于H219.1 mA cm−2)、CO11.3 mA cm−2)和CH45.9 mA cm−2)。此外,在长期稳定性测试中,该催化剂的电流密度能够连续稳定运行,相应的C2H4法拉第效率在4小时测试中几乎没有衰减,且经过长期循环测试后,电流密度依然非常稳定。XRD图谱和TEM图像表明,经过CO2RR过程后,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片状形貌得到了良好保持,晶格条纹和元素分布几乎未发生变化。

工作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一种“一体化”设计原则,通过合理集成优势个体,以可预测的方式构建先进的稀土基催化剂。通过定制的湿化学合成方案,成功制备了二维超薄高熵稀土氧化物(HE-REOs)锚定的Cuδ+纳米结构,实现了Cuδ+氧化态的精准调控和稳定锚定。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共同揭示了高熵效应诱导的优异催化稳定性,并证实了内在的Cuδ+3d-O(氧空位)-Ce4f)电子激活通道能够加速*CO脱附动力学,降低CC偶联能垒,从而有效提升CO2RR性能。这种将高熵纳米结构与稀土元素特性相结合的策略,为设计新型高效CO2RR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章信息

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题目:High-Entropy Rare Earth Oxides Anchoring Tunable Cuδ+ Nanochimneys for Self-Tandem C-C Coupling Catalysis

作者:Yong Jiang, Zhong Liang, Hao Fu, Chao Gu, Yaping Du

接受日期:23 April 2025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50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