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百年校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中林做客“百年南开大讲坛”

发布者:材料与工程学院-中文发布时间:2019-01-19浏览次数:1028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乔仁铭 摄影 林雯彬菁)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王中林以“人工智能时代的能源与传感”为题,在我校津南校区综合业务东楼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前,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杨克欣会见了王中林。副校长许京军出席报告会并致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人主持报告会。

杨克欣、许京军代表学校对王中林到访南开表示欢迎,希望他能常来南开与师生交流互动,分享科学思维方法,传递前沿科研知识与动态。

讲座中,王中林介绍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结合纳米发电机的发展,阐述了自己对人工智能时代能源方面的展望。他认为,能源不再是煤炭等聚集性能源,而是无序的发散性的能源。人工智能的推广,关键在于能否找到新式能源。未来一定是无序的能源解决无序的问题,而如何发展大规模的无序能源,是当下应该关注的方向。

王中林说,纳米发电机是麦克斯韦位移电流继电磁波理论和技术后在能源与传感方面的另一重大应用。纳米发电机的理论根源与传统的电磁发电机有本质的区别。普通发电机需要达到一定的转速才能产生电压,而纳米发电机是依靠两种材料接触所起的静电驱动电子的流动来产生电力。此外,人们通常所说的电流是传导电流,而纳米发电机是通过位移产生电流。比如,将纳米发电机做在鞋垫里,人们走路就可以驱动发光;在医学上,纳米发电机能够利用小老鼠的呼吸来驱动心脏起搏器;在纺织品上,纤维和纤维之间可以通过纳米发电机实现传感,完成自供电。

王中林认为,纳米发电机主要有四方面重大应用领域:一是微纳能源、二是自驱动传感、三是高压电源、四是蓝色能源,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值得大家去探索研究。当前,许多纳米发电机领域的新技术已经应用于防雾霾口罩、空气净化、自驱动智能鞋、汽车尾气净化等商业产品中。

整场讲座,王中林条分缕析、深入浅出、一气呵成,并在报告会后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

王中林是国际公认的纳米科技领域领军人物,发明了压电纳米发电机、摩擦纳米发电机,并首先发展了自驱动系统和蓝色能源的原创大领域,为微纳电子系统的发展,物联网,传感网络,人工智能和人类未来的能源开辟了新途径。他开创了纳米结构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等领域,对纳米机器人、人-电界面、纳米传感器、LED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G00GLE SCHOLAR(谷歌学术)2018年公布的全球纳米技术专家学术引用与影响力排名第一。论文的影响因子H-INDEX高达217。

王中林曾获2018年埃尼奖(ENI AWARD),2017年潘文渊基金会杰出研究奖,2017年全球纳米能源奖,2016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2016美国东南地区大学联盟杰出科学家奖,2015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2014年材料领域世界技术奖,2014年佐治亚理工学院杰出教授终身成就奖,2014年美国物理学会詹姆斯马克顾瓦迪新材料奖,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12年美国陶瓷学会埃瓦德奥顿纪念奖,2011年美国材料学会奖章,美国显微镜学会1999年巴顿奖章。

此次报告会是“百年南开大讲坛”系列活动之一,由我校百年校庆办公室、科技处主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